2022年9月23~25日,备受瞩目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在上海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尊重、传承、协作、创新”为主题,特邀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话血液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2年9月23~25日,备受瞩目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在上海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尊重、传承、协作、创新”为主题,特邀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话血液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淋巴瘤领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许彭鹏教授深入讲解了“淋巴瘤精准治疗”的话题,并重点探讨了新型ADC药物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疗效进展。为此,《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许彭鹏教授,并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肿瘤瞭望》:请您介绍一下抗CD79b抗体偶联药物(ADC)维泊妥珠单抗?
许彭鹏教授: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是一种人源化的IgG1、抗CD79b单克隆抗体,通过蛋白酶可裂解连接子与MMAE(一种强效微管抑制剂)偶联而成,维泊妥珠单抗可与细胞表面的CD79b靶抗原相结合,其复合物被迅速内吞并转移至溶酶体,同时效应分子MMAE发挥了杀伤肿瘤的效应,这类药物称之为抗体偶联药物(ADC),目前在血液肿瘤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肿瘤瞭望》:请您分享一下维泊妥珠单抗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许彭鹏教授:POLARIX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我们中心也是该研究的参与单位之一,其不同阶段的研究结果先后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上进行了报道,随后正式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该研究的结果表明:①对于初治、非低危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而言,较之于经典的R-CHOP方案而言,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联合R-CHP方案(pola-R-CHP)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主要研究终点);②安全性方面,pola-R-CHP方案的毒副作用与R-CHOP方案并无显著的差异。通过POLARIX这项研究,奠定了维泊妥珠单抗联合R-CHP在初治DLBCL中的疗效依据,也提供了切实的循证医学数据。
《肿瘤瞭望》: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会为中国DLBCL患者带来怎样的获益?
许彭鹏教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类异质性非常高的疾病,近二十年来,随着利妥昔单抗的问世,R-CHOP方案便成为了DLBCL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一直沿用至今。但需要指出的是,R-CHOP方案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也仅能治愈大约60%左右的患者,仍有40%的DLBCL患者不可避免的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因此亟待探索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来优化R-CHOP方案。
在此背景下,pola-R-CHP方案取得的疗效成果为DLBC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一举打破了多年来“R-CHOP+X方案”难以超越经典R-CHOP方案疗效的“困境”,我们可看到,基于POLARIX研究的结果,pola-R-CHP方案达到了主要的研究终点,实现了疗效的提升,这对于DLBCL患者意义重大。
许彭鹏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及抗淋巴瘤联盟青年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血液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兼评审专家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曾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
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Haematology》《Cancer 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